(优化管理 提质增效——基层财政在行动)提升“物”的管理效能与“钱”的统筹效益
“院里、室内一共609个摄像头,每隔15秒在36个分屏上播放监控画面,监控人员每隔1小时手持5G巡逻棒巡查22个打卡点,确保仓储安保工作万无一失。”山东省临沂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进入戒备森严的1.5万平方米涉案财物与罚没物品仓储保管仓库。通过双锁联控、四人同行、执法记录仪全程录音录像程序后,记者进入了贵重物品库和食品烟酒库。贵金属、珠宝饰品、名贵烟酒等物品被分门别类摆放在智能柜或置物架上。
临沂市是山东省财政厅确定的全省罚没物品公物仓集中管理改革首批先行试点市。2023年,该市成立罚没物品公物仓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专班,由市财政牵头,会同市政法、审计等部门和各执法单位,按照“执法与保管、处置相分离”和“集中保管、统一处置、提高效益、节约成本”原则,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先行先试,打造了“双仓融合、市县统管、集中处置、全面规范”的罚没物品公物仓集中管理模式,实现了罚没物品移交、保管、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效益最大化。
(一)保管处置更加规范高效
在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警务保障室主任扈秀君看来,罚没物品集中管理改革实施以来,对基层单位的利好非常多。以前,罚没物品管理是谁执法、谁保管、谁处置,给执法单位带来很大的负担。“我们要从有限的办公场所中挤出专门仓库,不足部分还要租赁房屋做仓储,安排辅警做安保工作,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罚没物品集中管理改革后,移交财政部门统一保管处置,为分局减少了700平方米仓储用房和专职辅警72人,每年节约仓储租赁费及人员经费380万元。”她说。
2023年7月,临沂市选择市纪委监委、兰山区公安分局、河东区公检法等5个单位先行试点,11月便将市直有罚没物品的执法单位全部纳入管理范围。截至目前,试点单位有32个,纳入管理的罚没物品9.83万件。本着审慎原则,临沂采取网络平台公开拍卖和公共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价方式,组织20次拍卖会,对部分贵金属、名酒、外币、购物卡等物品进行公开处置,实现处置收入近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临沂市罚没物品公物仓集中管理改革创新“双仓”融合模式,将政法部门涉案财物管理改革与罚没物品公物仓集中管理改革同步实施、统筹推进,涉案转罚没物品实行“物理位置不动,管理状态可调”的模式。共用一个公物仓和服务团队,打造了涉案财物与罚没物品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通了涉案财物管理信息系统与罚没物品公物仓管理信息系统沟通桥梁,大大节省了建设及管理运行成本。
临沂市政府投融资服务中心非税收入服务科科长赵伟介绍,公检法部门执法办案过程中,涉案财物就进入公物仓管理了。在法院判决定性为罚没物品后,依托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涉案财物系统与罚没物品系统内部信息流转和权限转移,就地直接转为罚没物品管理,不需物品转库,实现了涉案财物与罚没物品线上智能流转和线下无缝衔接、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涉案财物信息因涉密无法直接接入罚没物品管理系统的难题,节省了执法机关反复移送物品的时间和费用。
临沂市政府投融资服务中心副主任宋洪金介绍,与其他省市做法相比,临沂市罚没物品管理还有几个特点。一是将全市各级有罚没物品的执法机关全部纳入市级集中统管,实现执法单位管理全覆盖。二是将执法机关取得的各类罚没物品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实现管理对象全覆盖,无论是移交公物仓还是委托单位代管,执法单位均须在规定时限内将相关信息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过程跟踪监控。三是罚没物品保管实行纳入公物仓集中保管与特定物品委托执法机关代管相结合。四是物品处置实行市公物仓管理机构统一处置与特定物品授权执法机关直接销毁处置相结合,执法机关销毁、处置罚没物品,要事先编制处置方案,报市公物仓管理机构审核同意后实施。
(二)实行专属仓库专业运营
2023年,临沂市根据试点需要,开发建设了罚没物品公物仓信息系统和罚没物品仓储物管信息系统,实现了与山东省罚没物品管理信息系统、政法机关涉案财物管理信息系统、执法机关及公物仓运营单位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可以对所有罚没物品从入库到处置全过程监管和留痕。同时,在山东省对罚没物品实行二级分类基础上,临沂进一步细化完善罚没物品分类标准,实施“三级分类+N”模式,增设了228个三级分类、399个物品属性,实现了对罚没物品标准化分类和精细化管理。
冷甲宾是临沂市财政局具体负责罚没物品仓储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要对单位移交的物品及资料进行审核,与公物仓运营单位一起对罚没物品进行接收、分拆、查验、清点、出入库,核实每一件物品的来源、数量、性质等详细信息,并为每件入库物品贴上物品码和射频识别码。
“比如对名酒,我们需要严格记录每一瓶酒的批次、年份、生产日期、物流码等信息,还要逐一称重。再比如对金银首饰等贵金属,需要分类、拆分、称重、切割、鉴定,确保货真价实。”冷甲宾说,物品从接收入库到处置出库,整个过程就像一条流水线。这些细致的前期工作虽然辛苦繁琐,但都是为后期顺利评估处置打基础。
经过查验、清点、分拆等环节后,罚没物品信息被录入仓储物管信息系统。财政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全市罚没物品总体情况,以及分类别、分行业、分执法单位、分行政区域、分处置主体、分处置方式的罚没物品总量、存量,及其拍卖处置、评估鉴定、维修维护、来源去向、成本收入等情况,实现对罚没物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过程跟踪监管,彻底解决了物品管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保管处置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
在公物仓运营方面,临沂市通过购买服务,委托具有涉密资质的第三方负责运营管理。制定了34项仓储物管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每月开展一次库存物品清查盘点。仓内物品实行“一物两码”,条形码对罚没物品实行全生命周期一码管理,射频识别码对罚没物品进行定位、并实现物品批量高效盘点操作。市财政局不定期发起盘点清查,有效实现了“物品安全保管+过程管理规范”双保险和罚没物品的全程跟踪与回溯查询。
公物仓运营单位负责人王立华介绍,公物仓重点区域24小时固定锁屏监控,可以实现全领域、无死角监控覆盖。物品保管及监控设备设施实行在线管控,同时关联仓储物管系统,出现物品存放位置异动、外人侵入、物品不按程序出库等情况自动报警。出入库房相关视频自动截取、按物品归档,相关音像资料随罚没物品归档备查,实现对整个流转过程的无缝监管。
(三)处置效益大幅提升
罚没物品集中管理改革从分散保管、各自处置到集中保管、统一处置,彻底解决了罚没物品保管处置散、慢、乱问题。罚没物品由市财政部门采取公开拍卖或公共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价等方式统一处置,收入作为罚没收入缴入同级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管理更加规范,费用支出大幅压减,处置收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临沂市发挥规模处置优势,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5家拍卖机构,佣金费用压减85%以上。金银首饰、玉器等贵重物品单件检测鉴定收费由300元降至80元,资产评估收费降至规定标准20%以下。
临沂市政府投融资服务中心主任李洪金表示,下一步,临沂市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全面提升罚没物品管理效能和财政资源统筹效益,扎实推动罚没物品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安全、更加高效,为深化罚没物品管理改革续写新篇章。
引用地址: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25482790_46008_zgcjb.html?app=1&source=1&xkyTimestamp=1735185272288